[新华08网]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年的两会备受关注。在2011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新华08网站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游艇会官网yth007董事长王计就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战略转型等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欢迎广大网友提问!
[主持人]说:观众朋友们好!欢迎您收看新华08网“两会”高端访谈。大家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游艇会官网yth007董事长、党组书记王计。王书记,欢迎您来到大家的演播室!
[主持人]说:今天是全国政协开幕的日子,后天全国“两会”开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在“两会”期间最关注什么问题?
[王计]说:我最关注的是即将讨论通过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因为“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大家这样的中央企业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讨论如果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大家将按照“十二五”规划来进行大家自己结构的调整。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更多的绿色能源,来满足民生的需要、满足国家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要求。怎么能够让企业的发展和“十二五”的规划结合起来,这是我最关心的事情。
[主持人]说:您刚才也提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家知道东方电气已经形成了“六电并举”的生产结构。您曾经说过,谁的结构调整得合理一些,谁在市场上遇到的麻烦就少一些。在您看来,结构调整之后,市场的反映是怎么样的?
[王计]说: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东方电气在“十一五”期间最大的成功是实现了一次结构调整。大家都知道,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力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很多企业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保证在高速发展中培育自己的产能来,扩大自己的效益、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王计]说:东方电气在这一轮发展过程中比较谨慎。在火电高速发展的同时,培育了适应于这种发展能力。同时也抓住一些机会,对未来能源的发展做了一些预判。大家认为在这一轮高速发展之后,一种新的能源应当会诞生出来,这就是大家当时决心投建核电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
[王计]说:我记得2004年底,大家在广东,在离出海口最近的地方建立了大家核电生产基地。目的就是为了使我的产品结构调整过来。但那个时候大家的核电订单还为零,但是大家当时却看到了未来核电的需求会成为中国能源结构中最需要的一个部分。
[王计]说:所以大家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五电并举”。在“十一五”末、“十二五”到来之前大家再一次调整出新的结构,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这就是太阳能光伏产业。
[王计]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五电并举”走得非常稳的同时还要参与太阳能的发展。大家觉得作为光伏产业的太阳能未来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绿色能源需要有这一块,中国的民生发展也需要这一块。所以大家觉得对于一个为人类生存提供光明和温暖为宗旨的企业来讲,大家发电设备的品种应当更多的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家决定开始确立了“六电并举”的目标。
[主持人]说:现在的市场订单怎么样?您刚才也提到刚开始进行结构转变的时候,市场订单为零,目前的状况您能给大家先容一下吗?
[王计]说:大家去年接到的核电订单——不管是核电还是常规电——已经达到了25%左右。这个结构的调整使大家整个企业信心大增。产业结构对一个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这个结构必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和未来的民生需要相结合。由此可见,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还是结构的调整,而且结构调整要基于对国家规划的理解和判断。
[主持人]说:您刚才说大家从这些数据当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是成功的。刚才大家说到的成功之处,每一次发展方向的调整必然有一些阵痛和困难。您能给大家先容一下东方电气在发展方向调整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王计]说: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大家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要以国家的需求为第一需求,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但盈利也是企业要努力做到的。如果要想投资去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就得付出短期利益的代价。如何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是企业人面临的最大压力。
[王计]说:以核电为例,大家从2004年开始破土动工,到2009年才开始了扭亏。因为在这五年过程中都是付出。产业有个成长过程,这么大的装备制造业、这样高端的装备制造业必须有一个实现这个能力的整个创造过程。这个创造过程是净付出。直到2009年大家才实现扭亏,到了2010年实现全面扭亏,大家这时也看到了路子会越走越宽。随着订单越来越多、批量化生产、工艺越来越成熟、技术越来越可靠,大家的盈利能力就创造出来了。在这个期间企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短期内承受亏损的压力,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才行。
[主持人]说:您作为企业领导人,我想您不仅关注企业的发展,更多是跳出这个企业对产业有一个比较深入的关注。您能谈一下您对新能源产业的看法吗?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哪些困难、哪些优势?
[王计]说:你说得很对,如果企业人只看自己的企业的话,那就是做井底之蛙。他的路子也会受到限制,思维也会受到限制,对未来的判断和确定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向也会受到限制。所以说必须跳出企业,站在行业的角度、站在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对未来的需求进行一个合理的判断、进行一个准确的把握,这是非常重要的。
[王计]说:大家对新能源的理解可能和社会公众所说的新能源不完全一致,大家认为只要是属于高效、清洁、绿色的能源都应当算是新能源。新能源当中就包括大家说的水电。水电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因为水电过去有,现在就不叫新能源。它是可再生能源,这个能源还是应当属于未来能源需求的主力军之一。大家说风电是这些年来重新诞生起来的,中国有很大的国土、有很多的风力资源。把风力资源用好,用于调整能源结构肯定是一条必须的出路。
[王计]说:还有核电,尽管切尔诺贝的核电站给大家留下很多阴影,曾经使全世界的核电都走入一个低谷期。但是东方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认为未来核电还是一个应该成为国计民生中重要力量的能源。在对核电的理解方面,大家认为核电会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大家认为在核电投入方面,只要有能力,做再多的投入都会有回报的。
[王计]说:还有太阳能产业。目前太阳能有多个品种,现在主要向社会提供的还是光伏,在光伏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所以大家在推进光伏太阳能发展过程中比较谨慎。一方面大家认为太阳能通过现在的技术手段转化为能源的成本很高,是一个“豪侈品”。豪侈的能源消费结构,它不适应现在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水平,也不适应于大家所说的创造用得起的清洁能源。
[王计]说:但是它代表未来的一种方向,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对太阳能领域探索的深入,大家认为现在的问题会逐步解决。所以大家进入太阳能是很谨慎、很小心的。带有探索和推进技术进步的精神去摸索它未来的发展。大家去年在太阳能的收入只占到2%,但是大家依然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去研究它、推进它、提高它的能源转化效率。大家现在提供的电磁片能源转化效率达到18.5,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转化效率最高的企业。
[王计]说:但是它能不能规模化,成为大众消费得起的清洁能源,还有待于大家继续努力。所以东方电气通过“十一五”的调整结构,“十一五”末和“十二五”初大家已经进入“六电并举”的时代。东方电气,是目前世上界唯一一家发电设备品种最为齐全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
[主持人]说:您刚才提到了核电、太阳能发电、风电,在此之前,我记得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提过在风电这个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竞争无序状态,现在您看这种问题是否得到了改善?
[王计]说:这些年很多人一直有这样的呼声:风电疯了。由于风电的门槛特点和核电、火电不一样,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进入。所以出现了一窝蜂的现象,大家都投资搞风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大家所说的一股风的现象。我相信市场是有规则的,市场也是有规律的,市场最大的成功就是在于大浪淘沙,目前来看我觉得风电的市场竞争虽然是很残酷,而且大多数竞争还是体现在价格竞争上,但是大家相信市场的自行规则会对这种状态进行调整,另外大家自己的产能也在不断扩大。
[王计]说:大家从2004年只有风机的样机,到现在具有年产1800台的能力。这个阶段培育了一个规模成长的过程,规模成长的过程也培育了大家在这样一种恶性竞争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这种能力。用大家的规模不断的创造效益,用大家创造的效益不断增强竞争力来适应风电发展的需要。如果你问风电的无序状况结束没有,我认为远远没有结束,风电靠市场进行自身调整力这种状态还将持续下去。?(2011-03-03 09:32)
[主持人]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在市场上经历优胜劣汰才能生存,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您刚才提到的“六电并举”,“六电”在运营比例上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
[王计]说:有些变化不是企业人自己想变的。比如大家的优势是火电,东方电气的火电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国家在能源结构调整上肯定是要减少火电,因为它对一次能源的消费太大。大家也知道,煤的资源量会越来越少,煤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煤的排放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大,调整火电结构是已经看到的事实。
[王计]说:企业人要做到的是我怎么顺应这种调整。大家经过“十一五”的调整,从“十一五”初,火电占了我消费收入的80%左右调整到去年只占到45%,尽管火电是东方电气最具有优势的,而且是技术最成熟的,市场上应当说最受认可的。大家通过这一轮调整,火电占到了45,核电已经调整到百分之十几,风电调整到20%,还有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结构的调整,使得大家的能源结构更趋近于国家能源结构的需求。
[主持人]说:现在东方电气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是同行业的领军者,大家也看到您这两年在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有媒体称您是在和美国通用“抢食”,您认为海外市场对东方电气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王计]说:十一五”期间,大家带来的最大的成功是抓住了“十一五”发展的机会。做大了大家的产业能力,提升了竞争力,而且提升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王计]说:但同时大家也面临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大家培育起来的产能向何处释放?去年大家实现了3622万千瓦的生产能力,这是世界上发电设备企业从来没有创造过的记录。大家今年可能还会创造4000万千瓦的新记录,这对于任何一个搞电气人的来讲,包括我的前辈和这个行业的一些权威在内,都是不可想象的一个数字。
[主持人]说:非常惊人的数字。
[王计]说:非常惊人!但问题是我培育出来的产能将来向何处释放。中国的能源发展会越来越走向平稳,不再会出现大起大落。但是我的能力向何处释放?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走出去!这也是市场给大家的压力,是自身发展给大家的压力。同时大家也看到了整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各个国家在和平发展中的崛起也给了大家机会,不抓这个机会就等于说放弃了自己的能力,没能够把企业带到国际环境里,所以这些年来大家在走出去这个问题上是下了很大工夫的。
[主持人]说:我相信观众朋友们也特别关注您下一步着眼哪些海外市场。
[王计]说:大家原来比较熟悉的市场是大家周边的东南亚市场。因为是邻居,他们又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这些年来装备制造业成长起来了,主要体现在,大家现有的性价比能够为大家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这些年来大家在周边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无论是巴基斯坦、印度、印尼还是越南、孟加拉,甚至伊朗。这些地方大家都做的很不错,受到了各个国家投资人的欢迎。
[王计]说:大家觉得随着大家的逐渐成熟,大家的适应能力应当向更大的领域里去施展,还有更多的一些市场的需求欢迎大家加入。比如,大家去年大家很成功地在巴西实现了一次中标18×75MW大型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这也是国际上贯流式最大的机组。大家一次性订单的获得,也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
[王计]说:这说明大家的产品、技术、性价比已经走进了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垄断的市场,这是一个成功。后来在智利、波黑、白俄罗斯都开始有了东方电气产品,同时在非洲也开始有了东方电气产品的进入。海外市场的面明显比过去放大了,布点更多了,覆盖面更宽了。
[主持人]说:您说大家的市场更广阔了,我相信您的视野也是更加广阔了。在您看来,现在大家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和国外的装备制造企业是否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差距都在哪里?
[王计]说:差距还是很大的,将东方电气与国外的同行进行对比。大家发现了大家自身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创新能力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大家和用户在交流过程中,是按照用户提出的性能指标来研究大家是否能够满足用户,而没能做到由大家告诉用户大家有什么样的新技术、有什么样的新的特点,让用户在这个投资项目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些大家还没有做到。
[王计]说:第二个企业自身的结构还存在问题。大家还是一个偏重于制造的企业,而不是一个能够向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比如有投资人要投资建一个电厂,大家要去尽可能的联络方方面面的力量来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但是这个解决方案目前不是完整的。大家现在需要搭建的一种能力,就是能够向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方案,从勘探一直到最后服务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些中国企业还没能做到,东方电气也还没有做到,大家正在努力去解决。
[主持人]说:今年一月温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座谈会上,您提出大家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家要从一个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挺进,您能给大家谈谈您对创新有什么理解,创新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王计]说:这些年来我觉得中国企业发展得很快。在那次会议上我和总理说,总结大家这些年来走过的路,大家长的很大、很高,而且看上去很完整,但是大家自己知道大家有发育不良的问题。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俗话讲缺什么东西,比如说缺钙,大家说大家缺钙就是缺创新、创新能力。
[王计]说:大家现在缺乏能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向用户提出更有吸引力的方案,能够提出更吸引用户的性能指标,能够让用户对你更加青睐、更加关注你的技术进步。大家目前还是被动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创新能力的标志,就是看你有没有能力在用户还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告诉用户大家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我这个技术能给你带来什么发展、我这个技术能给你带来什么效益,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但是这一点必须做到。
[王计]说:因为将来随着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提高自己的附加值、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具备大家所说的专业能力。我对创新的理解比较简单,就是能够告诉用户大家能引领用户的消费、能引领用户未来的需求。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一种被动的满足,不是创新。
[主持人]说:虽然您说您的理解比较简单,但是我觉得您一语道破了里面最深刻的含义。
[王计]说:做到很难。
[主持人]说:新华08网的网友对于东方电气的业绩非常关注,3月底东方电气的年报就要公布了,预计业绩可能增长是60%以上,想请您谈一谈业绩增长的动力在哪里?
[王计]说:大家今年业绩为什么增长60%,有比较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东方电气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到重创,受到重创的东方电气一直是广大投资人深切关心的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恢复东方电气的能力?我很感动,在整个汶川大地震过程中,大家的广大投资人没有离开大家,而且是用各种方式支撑大家。所以东方电气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始终是非常稳定的,这一点应当说大家都是认可的。
[王计]说:再一个衡量就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大家进行了一次公开募集资金,还搞了一次非公开募集资金.这两次募集资金都非常成功,一次发生在金融危机的当年,成为了当年公开发行最成功的一支股票。大家在2009年的非公开发行中前十家股东,有优先认购权的股东都没有放弃,都认购了,没有受到任何的波折。这就说明了广大投资人对大家东方电气灾后重建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所以大家压力很大。
[王计]说:可以交一份答卷是在2010年年底,大家的业绩比起2009年增长了60%以上。按照规则大家超过50%就应该公告,所以大家在1月27号按规则向资本市场,向广大投资人做了个提示,同时也是告诉广大投资人大家完成了灾后重建,大家全面的恢复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所以大家对这个还是比较关注的。
[王计]说:借这个机会真正的感谢东方电气的广大投资者对大家坚定不移的信任、对大家坚定不移的支撑!正是有了资本市场的支撑,大家才克服了5.12汶川大地震给大家造成的伤害,成功的完成了东方电气的重建。
[主持人]说:您刚才谈到您带领东方电气经历了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洗礼,投资者更为关注的下一步你主营方针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会不会给投资者带来什么影响?
[王计]说:大家还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在任何时候绝不能放弃自己的主业。有些人问过我你们和其他性质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我说国家给大家定位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命脉的企业。国家把大量的资产交给大家,就是要大家守住重大装备服务于国家的使命,不管市场上发生多大变化,大家是绝不会放弃主业。在主业的问题上如何进一步做好,那么这个好要和国家的规划、国家的需求和整个市场的规则结合起来,所以大家仍然是沿着努力做好我的主业,也就是做好发电设备。
[王计]说:大家不仅关注于现在正在推进的“六电并举”,大家同样关注海洋能将来能不能够成为能源的一个重要的来源,风能还有哪些更高的潜力,太阳能仅仅限于光伏吗等等这些方面。大家还在想尝试在生物质能源转换方面有所作为,所以大家的目光还是锁定在能源服务于民生上。
[王计]说:大家提出的口号就是要做优火电,因为火电是我的强项,怎么能够将其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做大水电,大家已经进入世界水电第一军团,全世界都认可东方电气的水电,在世界上是被接受的,所以大家如何再发挥大家的能力,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做大,不仅“十二五”需要,国际上大量的水电也需要;进一步做好大家的风电,风电还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推进过程中管理问题、质量问题、技术的进步问题,但是做好风电是大家要追求的。
[王计]说:做精气电,天然气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只是成本比较高。天然气对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大,这些年来燃气发展有空间、有需求,大家如何把它做精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上大家要走的稳当一些,大家在太阳能上所投入的研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研发中找到规模生产和批量生产的途径。
[王计]说:所以请广大投资者放心,大家仍然是沿着能源装备这条路,一步一步地继续走下去,把大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得更加合理。在下一轮转变增长方式中提升大家的创新能力,以适应于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说:新华08网友对这次访谈也是非常关注的,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大家就最后再挑一个问题请您回答一下。东方电气比较注重在多晶硅领域的发展,在这个领域下一步您有什么计划?
[王计]说:大家进入多晶硅领域还是比较晚的,但是东方电气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半导体研究所,它是从研究所转化为生产厂,最近大家又把它按企业法进行了一次改制,这也引起了社会上广大投资人的关注。
[王计]说:这个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半导体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本身有重要的技术储备,集聚了一大批人才,所以大家仍然还是沿着研究所不放弃研发、生产厂家专注于生产,如何在批量化、规模化、提高成品率上下工夫的路子来发展。
[王计]说:同时,大家最近一段时间通过资本交易的方式吸纳了一个太阳能企业。大家现在在沿着从多晶硅材料的生产,到提供电池组建,再到提供太阳能电站工程这样的思路来逐渐稳当地推进我在太阳能领域的作为,形成一种完整的太阳能服务。也就是说从硅材料生产一直到使其走进千家万户服务用户。大家现在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王计]说:昨天大家和甘肃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在甘肃,大家不仅要发展风力建设,而且准备在风光互补上有更大作为。
[主持人]说:非常感谢王书记今天接受大家的采访,因为时间关系大家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也祝东方电气越办越好。各位观众,非常感谢您收看大家的今天访谈,再见。
[新华08网]说: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关注,下次再见!